《恨》,smashed today, with comments galore
欧阳自评1: 1982年11月13号,写这个的人把教室发生的这一幕用笔记方式记了下来。2017年,也就是35年后,当年写这个的人看到这一段,觉得有意思,决定以诗歌方式拾得了,也就是现大家在38年后看到的。基本情况就是如此,特此报告,谢谢值诗砸诗。 欧阳自评2: 看到大家的评论和特评,很喜欢,同时也有一个疑问,即一个活着的人如果出版他三四十年前的作品,是不是还需要改?也就是说,一个老人,能否修改青春?这是否有任何意义?请大家谈,谢谢! 潭啸特评: 不同语言在碰撞过程中,那些产生纠结和分歧的点,如果能被顺利化解,再以诗行形式表达,会呈现一个小载体多容量的模样,兼备文学和语言学特质,又趣意显然,令人会心愉悦。 语言现象入诗可算原乡一景,如果能集纳足够丰富的语言词条,就可以汇编成词典形式的诗集。 这首作品里关于”hate“的理解,与人们日常情感表达关联密切,所以还算容易捕捉。我个人更喜欢它人物表达的两个趣点: 人物细节干脆精准。文学作品怎么抓取人物细节,通过最少量的细节来最大化人物个性,这算是一门基本功。拖拖拉拉琐琐碎碎的写作往往是驾驭能力不足的结果。本诗的人物语言和动作有引线功能。 人物个性鲜明真诚。老师和T的形象既立于烟火,又有挣脱之力,所以会给人真实又理想的观感。包括当诗走向节奏高点时,教室里的笑也折射出丰富真诚的生活情趣,此处算是对集体人物面的表达。 个人认为此诗还可以适当调整,加法和减法都做一些。也有可能是自己还读得不够透彻,”我“有明显的介入感,而”Z“的部分略琐细。 Other comments below: XBB: 我不知道该不该像学生们一样哈哈哈大笑 RY: 恨有味道 XM: 《恨》,记实与文学/细节与生动 ZM: 恨有味道,课堂实录生动 TGF: 很好的《恨》。不止画面感 强,真可见60年来历史世相 LHT: 这首有很好的情节:埋头于书,爆发 XX: 恨,这样的课堂有滋味 HJH: 恨到极至就是爱,高秀兰爱🐷 八戒 RY: 恨,38前可能会问,这是诗吗?38年后人们都说:这是好诗! SB: interesting bilingual poem that works on a number of levels.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is more t...